为切实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村学生科学素质,助力培养时代新人,4月6—11日,由中央文明办三局、民盟中央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年面向贫困地区的‘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天文科普志愿服务行动”在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举行。云南省天文学会组织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一线科学家,开展了线上科普辅导员(教师)培训和线下走进乡村小学开展现场互动教学活动。怒江州教育体育局为确保整个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认真制定“圆梦工程”天文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指导好县(市)教育体育局做好线上培训和线下现场互动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在云南省天文学会大力支持下,在州、县市教育体育局和文明办共同努力下,“圆梦工程”天文科普教育走进怒江取得圆满成功。
来着全州4县市的名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科学教师和地理教师参加线上科普辅导员(教师)培训。参训教师十分珍惜与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认真参加培训、撰写学习情况报告,并积极参加测试。云南省天文学会专家深入泸水市、福贡县、贡山县10所乡村学校开展现场互动教学,给近名师生上天文科普课,为每个线下教学的10所学校配置了套教学用DIY望远镜、20套科天文望远镜和相关科普读物。
此次活动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专家用心用情,专家精心备课授课,不辞辛劳深入怒江州3个县市10所学校开展互动教学;二是培训形式丰富,采用线上培训和线下现场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三是培训成效显著,参训教师初步具备了科普辅导员能力,培训方式可推广可复制。
贡山县丙中洛中学杨松娜老师说:我们学校在怒江最边远的贡山县,能有机会参加此次天文科普线上培训以及天文科普走进我校的活动,受益匪浅,感慨良多。感动于专家老师们的悉心教导、无私捐助,期盼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让天文科普知识在乡村学校生根发芽。福贡县架科底完小和玉双老师说:此次“圆梦工程”圆了我的天文梦,我将去圆更多孩子们的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科学素养的培养应该从少年儿童抓起,下一步,我将在少先队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引进天文科普主题,成立学校天文兴趣班,激励怒江孩子努力学习,长大为探索太空做出自己的贡献。
(图文/德育科乔春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