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茂颖
近日,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科技厅共同选树10位“云岭最美科技人”,在云岭大地树起科技创新榜样与精神标杆,最美科技人事迹迅速跃升全网热点,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点亮创先争优明灯,彩云之南掀起学习最美、争当最美热潮,发出科技自立自强时代强音。选树出来的10位“云岭最美科技人”坚定创新自信,深耕创新一线,在各自领域的平凡岗位上践行初心使命,将论文写在西南边陲大地上,展现云南科技人在艰苦环境和基层一线把科学追求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风貌。
创新奋进,勇攀高峰,科技领军彰显自立自强。云南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黄镇,带领团队勇攀高峰,领衔研发出7个疫苗产品上市,打破国外垄断壁垒,其中研发出的国内首个、全球第二个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用于6周龄至5岁婴幼儿预防13种主要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大幅降低儿童死亡率,打破依赖进口现状,构建起中国自己的肺炎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朱国金,带领团队攻克世界最深城区软土基坑安全控制技术、高烈度区大型高架输水建筑物抗震及减隔震技术等工程难关,研发出世界第一座水力驱动式升船机;云南昆明医院董坚,创建结直肠肿瘤防治体系,早诊早治率提升20%。倡导云南科技工作者争做重大创新成果的创造者。
深耕一线,服务人民,科技特派坚守科技惠民。云南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杨毅,30年坚守怒江一线,在田间地头搞试验,为千家万户送技术,助力草果成为怒江州农业第一大产业,决战脱贫攻坚,让草果变成百姓致富的“金果果”;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华蓉,走遍16个州(市),手把手教村民搭棚种菌,面对面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为边疆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插上“科技菌业”翅膀;医院边陲医生尹兆青,守护国门战疫情,两年间吃住在科室,为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倡导云南科技工作者争做科技惠及民生的奉献者。
静心笃志,淡泊名利,科技长者诠释鞠躬尽瘁。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90岁老茶人肖时英,70年如一日开展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和茶叶加工研究,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至今仍坚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云南大学73岁古生物学教授张喜光,数十年与石为伴,开展地层古生物学研究,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为云南古生物学研究跨入世界前列做出突出贡献,至今每年仍带领学生在野外采集标本,成为奋力揭示地球远古生命本质特征的探索人。倡导云南科技工作者争做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
脚踏实地,面向基层,科技青年展现青春使命。昆明理工大学33岁的海归博士易俊洁,围绕昭通苹果、文山辣椒等云南特色农产品,助力企业开展全产业链深加工“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成为青年科学家服务基层、服务产业的表率;医院网红医生纳晨,每天坚持科普育儿防病知识,长期在医院儿科急诊一线,年平均接诊量余人次,帮扶福贡县成立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构筑怒江峡谷新生儿“生命屏障”。倡导云南科技工作者争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