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警方
“现在我们有什么事直接在群里面发段语音说一下,大家都来帮忙了,很快,很方便。”说到网格化管理,家住怒江州福贡县石月亮乡亚朵村的邓大爷用怒族语说道,而且还不由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
今年4月以来,为进一步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怒江州公安机关结合怒江地处中缅滇藏的结合部,全国民族成分最多、人口较少民族最多的实际,在全州优化重塑网格化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多网合一”,挤干“网格水分”,盘活了基层治理的微力量。
其实,怒江州公安局在刚推动网格化管理的时候,还是遭到了当地很多群众的各种质疑,支持者更多局限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职能部门,导致“网格化管理”陷入了“裹足不前”的困局。
为此,怒江州公安局结合全州实际,按照“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室一策”原则,逐级逐格建立问题、任务、责任“三张动态清单”,把“网格化”治理与边境疫情防控有机融合,从网格员选配、培训、考评、奖惩几个关键环节,大胆创新、争取支持,充分调动一切可用的社会资源,依托各级警务网格室与基层网格室联建共建机制,活泛心思、变革方式。在经过短短两个月的推行后,当地很多少数民族群众主动报名参与网格化管理,还把自身的“看家本领”主动向民警展示一番,生怕选聘不上网格员。
“警察同志,我是来应聘网格员的,是中共党员,你看我给符合条件?”年6月1日上午,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结布德组的村民迪四社到鹿马登边境派出所应聘网格员,“我还是村小组组长,对村里的情况很熟,也识字,还会讲傈僳话......”还没等民警开口问,迪四社已经将自己的“本领”一五一十向民警介绍了个遍。当民警问他为什么想当网格员时,他回答道“我也想像你们一样帮村民做点事情”。就这样,迪四社成为了一名网格员。
通过培训合格,正式上岗后,迪四社利用晚上或农闲间隙,经常到网格户家里坐坐,以拉家常的方式进一步了解掌握大家的所思所想,并建立网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