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10日,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福贡县匹河乡果科村“怒族达比亚舞”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大普家中正式启动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怒族达比亚舞”的抢救性记录工程。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省非遗保护中心规划保护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杨金杰,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茶冲、副局长胡建荣及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贡县文化和旅游局、福贡县文化馆等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参加了开机仪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正是传承人李大普的坚守,“怒族达比亚舞”才历尽沧桑仍璀璨生辉,但由于他年事已高加之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怒族达比亚舞”传承面临“人在艺在,人亡艺绝”濒临失传的危险,此次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在此次抢救性记录工程中,李大普带领5位徒弟展示了怒族达比亚舞中具有代表性的《回门舞》《母鸡下蛋》《追赶舞》,工作人员将借助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视频、录音、图片、文字记录等多种方式,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李大普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传承、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宝贵资料。
作为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怒江州文化和旅游局将按照《怒江州年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省级传承人及项目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影像记录,形成全套资料以及做好记录工程后期资料档案建设工作,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END-
来源:怒江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编辑:和鑫丽、杨海漻
审核:和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