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贡县上帕镇达普洛村,有这样一户特殊农家,40多岁的儿子双眼失明,年迈的父母已经无法为家庭支撑什么,家里十分艰苦,特殊的家庭情况,实在无法想象如何实现脱贫……——这是帮扶责任人和怀英第一次入户时的印象和担忧。但是在几次入户访谈过程中,和怀英被阿批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冲破身体束缚改变命运的强烈欲望,敢想也敢干的行动打动了。脱贫攻坚战中,她们共商脱贫对策,共谋发展良方,相互鼓励、相互信任,共同发力,做成了当初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实现了一开始认为“无法实现的脱贫梦”。这,就是阿批生家的脱贫故事。
▲雨天,阿批生背着茶苗跟在母亲身后
阿批生,出生于达普洛村实利底一组,小时候因一场大病导致双眼失明,从此成了盲人。从小,无论是田间劳作还是下山赶集,他都被母亲带在身边,不断训练他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时间一晃已是40余年,如今的阿批生无论是做家务事还是下地干活,都不在话下。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后,福贡县委办职工和怀英作为帮扶责任人第一次来到阿批生家时,她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破旧的房屋、凌乱摆放的物品,家里的情况比她之前想象的还要寒酸。和怀英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帮助阿批生家摆脱贫困困境。
和怀英了解到有珠海对口帮扶的项目,农村建新房可获*策扶持,但也需要阿批生拿出部分资金。她开始动员阿批生改善居住条件,鼓励阿批生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房子建好了,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帮扶责任人和怀英
和怀英:“我跟他说,你暂时没钱也不怕,先弄吧……借别人的钱也不怕,慢慢地还,我也能帮你就帮一点,但是你也要努力呀。”
和怀英没想到,几番动员之后阿批生真的答应了。答应后,他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从亲戚朋友那儿借了钱,请了帮忙建房子的人,立即启动建房程序。
和怀英:“在建房的时候,好几次我来看他,不论刮风下雨,他都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每次我都鼓励他,不怕,现在的困难是暂时的,等你的房子建好了,日子慢慢就好过了。”
▲新房里干净的被子
通过不断努力,阿批生终于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家里比以前干净整洁。村里的人也想不到,短短几年,阿批生家里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开永江:阿批生以前住的房子条件很差,如今不仅建了新房,还娶了妻,开了按摩店。*策越来越好了,他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和怀英没想到,阿批生不仅建好新房,还娶到了一名十分贤惠的妻子,生育了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孩。他的妻子说:“阿批生那股敢闯敢拼的劲儿打动了我,虽然我们两口子都是盲人,但只要一起努力,日子一定会过得越来越好。”
▲阿批生的妻子正在打扫卫生
建房时欠的债得还、一家老小的生计得维持,这些问题,常常令阿批生头疼。和怀英也积极了解*策,动员阿批生跟着县残联到六库学习盲人按摩技术。
和怀英:“阿批生说,我从来没有出去过,我也不懂汉语,可能很困难,我就鼓励他说,我们这里残联的人带你去,下面也有懂傈僳语的,你不用怕。他就同意报名了。”
和怀英给他买了一套新衣服,给了他一些现金,并委托县残联多多关照。就这样,阿批生在没有家人的陪伴下,出了人生第一趟“远门”,去到不曾到过的地方——六库。
阿批生:“*和*府很关心我,残联很关心我,我的联系人(指帮扶责任人)很关心我,我学习了两个多月,还领到了补助。”
▲阿批生给客人按摩
阿批生学成归来,到上帕街按摩店里打了一份工,挣了一些钱,一家人的生活品质慢慢有了提升。但不幸的是,当时家里传来消息称父亲病重,他毅然决然辞职回家照顾父亲。不久父亲病逝,他也没再外出务工。
▲和怀英帮阿批生打理按摩店
村里村外,常常有人登门拜访找他按摩。为帮助他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和怀英抓住机遇,帮他在县残联申请了残疾人创业资金,并办理了相关手续,购置了相关物品,在家里开了一间盲人按摩店(室),目前已有收入。
▲洋溢着笑容的阿批生
阿批生说,和怀英常来家里了解情况、嘘寒问暖,帮助他成功挑战了很多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想说的感谢的话很多很多。
年底,阿批生家达到脱贫标准,顺利实现了脱贫出列。“今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为了生活过得更好,我要继续努力。”阿批生的信念很坚定。
▲和怀英和阿批生一家人在一起
实现脱贫梦,需要有人帮,更要自己干,阿批生家的脱贫故事就是鲜明的例子。近年来,福贡县全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许许多多像和怀英一样的帮扶责任人,用心用情,履职尽责,帮助贫困群众提高内生动力,鼓励贫困残疾人就业创业,全县建档立卡残疾人人已经实现了稳脱贫、脱真贫。
县融媒体记者乔小龙报道
总编:李桂英
责编:刘叶
编辑:和云霞
投稿联系: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