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贡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决战冲刺决胜脱贫布腊村有个桑队长 [复制链接]

1#
“县上对帮扶干部入户有新要求,今天乡里要对入户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安置点绿化和附属设施安装工程要现场督促进度,搬迁户的产业发展和务工增收情况需要再跟进了解;全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部署;村里的幼儿园开学两周了,得抽空去了解情况;省、州、县督查检查资料也需要再完善……”9月17日清晨,福贡县马吉乡布腊村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桑春林在村委会宿舍醒来后,习惯性地把当天要做的工作梳理一遍,然后匆匆起床洗漱,开始了自己忙碌而充实的一天。“村委会就是我的家”桑春林是福贡县委接待处主任,年3月至今,他先后克服妻子二孩待产、右腿腓骨骨折等个人困难,前往布腊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一驻就是近4年。布腊村位于福贡县城最北边76.5公里处,全村8个村民小组户人,仅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户人。“第一书记的主要职责就是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员的管理,和村干部分工协作,调动工作队员积极性,做好脱贫攻坚每一项工作。”上任伊始,桑春林很快就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起各项工作来。动员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山区群众搬迁是驻村工作队员的“必修课”,桑春林自然也不例外。距离村委会所在地近7公里的怒借洛小组因自然条件恶劣而被列为整组搬迁对象,但因不知晓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政策,很多村民担心到“下面”后“生活过不下去”,更担心搬迁后丢了山上的产业,无论桑春林和村干部如何宣传动员,得到的就两个硬邦邦的字——不搬!动员次数多了,有不耐烦的村民竟直呼桑春林大名辱骂,甚至扬言要“刀子相见”。一番辛苦,布腊村签订“三项协议”比例仍为全乡最低。“这意味着我们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比其他村更大,工作责任也更重了。”但桑春林没有放弃,“群众不愿搬迁,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做不到位。”遇事喜欢从自身找原因的他,调整好心态后又重拾信心踏上动员之路,把办公室安在了怒借洛小组,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倾听他们心声,不失时机地向他们讲解政策。仿佛一夜之间,村民对桑春林的态度发生了度大逆转,年年底的一天,24户村民约好了似的找到桑春林,爽快但郑重地在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面对按着鲜红手印的纸张,桑春林喜不自禁也满腹感慨,没有人知道,为了这一天,他已经连续1个多月无休,那个离驻点不到1小时车程的县城家里,因发高烧而休克住院的儿子已有3个多月没见过爸爸了。“村委会就是我的家,家里有事,我不能撇下。”桑春林道。然而说到父母妻儿,愧疚还是写在了脸上。“桑队就是我们的亲人”△桑春林在安置点督促绿化和附属设施安装工程进度上午,安排好队员当天要做的工作,大家各干其事。9时多,桑春林放下手头工作,驱车到嘎当底安置点,督促绿化和附属设施安装工程进度,顺带了解搬迁户的产业发展和务工增收情况。△桑春林在安置点和村民木古恰拉家常“桑队来啦!”嘎当底安置点一户人家,正在厨房忙活的女主人木古恰热情地和桑春林打着招呼。桑春林走进厨房,走到饭桌旁,很自然地拉开凳子坐下,和木古恰聊了起来,厨房里,冰箱、消毒柜、抽油烟机、液化气罐……所有物件无不透出房主居家过日子的用心。从安置点出来已近中午,但桑春林没有休息,回到村委会匆匆扒上几口饭又入户去了。“中午村民大多从地里回家,正好可以入户了解情况。”村委会边上的一户人家,一辆八成新的载客面包车停在院里,在离面包车50米外的空地上,一辆蓝颜色大货车同样醒目。农妇旺三咪正在晾晒衣物,见桑春林来,一口一个“桑队”地打着招呼,言语间满是欢喜。△桑春林在入户开展工作旺三咪的欢喜是有原因的。自从二女儿到省城上大学后,一家人的开销较以往增加了许多,年,苦于无挣钱门路的旺三咪夫妇找到了桑春林。考虑到户主普友发持有机动车驾驶证,加之彼时全村基础设施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桑春林建议他买一辆货车跑运输,并以旺三咪的名义到县妇联帮着协调了15万元妇女创业贴息贷款。靠着载客面包车和二手大货车,普友发一家的生活过得越来越有滋味。“现在我们一样都不缺,今年可以轻轻松松脱贫了。桑队帮了我们家好多,就像我们的亲人。”旺三咪眼里带笑。桑春林把村民当亲人的事还有很多。△布腊村一角年春节过后,腊洛底小组的余同学任凭家长好说歹说也不愿再踏进校园一步,闻讯后,桑春林驱车赶往小余家,最终,火塘边近3小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终于让孩子开口答应重返课堂,桑春林趁热打铁,当天就驾车把他送到了学校,除帮孩子还清在老师那里的借款外,还留下了元生活费。同样,和小余同届的王同学也在桑春林的不放弃下重返了校园。年中考结束后,顺利毕业的小余去了珠海,成为追梦一族,而小王则跟着同乡在州内务工,他们和桑春林之间,仍由一个QQ号牵着,每次闲聊,话语里除了感激,就是叮嘱桑春林保重身体,同时不乏朋友间的调侃。“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