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下午,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法制报、省委政法委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的“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云南海埂会堂隆重举行。
00:46
供图
自今年2月25日活动启动以来,经过推荐、投票、评委员会评审、公示等环节,10月9日,“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最终评选出“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10个提名奖以及一个特别致敬奖。
“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获奖者:
云南医院治疗科科长桂家华
楚雄州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张绍宏
麻栗坡县公安局船头派出所所长梁永恒
罗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蒋春华
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法庭庭长罗连书
曲靖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侯俊
腾冲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李睿中
迪庆州中级人民法院书记员李金莲
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段永康
元谋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办主任李学平
提名奖获得者:
福贡县匹河边境派出所指挥田警务室专职辅警宝建华
临沧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主任杨群芳
梁河县司法局遮岛司法所所长余运清
昆明市五华区司法局局长王瑜
保山市公安局隆阳分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范玲
丘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指导员赵燕亮
云南省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六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韩绍武
云南省文山监狱一监区监区长苗会荣
云南省司法厅行政复议与应诉处干部杨鸿羽
昆明市西山区永昌街道盛高大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苏群
特别致敬奖:
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
据了解
“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
迄今已成功举办12届
累计评选出云南政法系统优秀代表
余名
和开屏新闻一起来看看
他们的故事↓↓
特别致敬奖
用生命践行诺言的“云岭楷模”——张子权
年12月15日,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张子权在侦办一起跨国境、跨省区重大涉疫专案中,连续奋战20余天,辗转奔波、夙夜办案,始终把全链条打击跨境犯罪的责任扛在肩上,终因劳累过度牺牲,用年轻的生命守护祖国边境安全,筑牢边境防线。
张子权的父亲张从顺也是一名缉毒英雄,生前是临沧市镇康县公安局军弄派出所所长。年9月1日,在侦办一起跨国贩毒案中勇斗毒贩,张从顺遇毒贩暴力反抗引爆手榴弹,为保护战友壮烈牺牲。他被公安部授予“二级英雄模范”,被云南省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当时,张子权年仅10岁。
父亲在禁毒斗争中英勇献身的精神在张子权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正是因为这种信念,他长大后也成了一名人民警察,而且主动申请到禁毒支队工作,接续完成父亲未尽的禁毒事业。
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
在方舱与疫情搏命的“逆行者”——桂家华
“我当时想过,去了有可能回不来,但我是一名警察。”回想起年那场疫情,云南医院治疗科科长桂家华感慨良多。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加入云南省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
医院收治的大部分是重症病患,进舱首日,面对余名病人,桂家华迅速投入工作,每次完成任务、脱下防护服,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甚至好几次,由于呼吸困难,他差点晕倒在诊疗室里。就是这样以命抢命的奋斗,桂家华和同事将名病患成功治愈余例,医护人员无一人感染。
在小龙潭监狱工作32年,受监狱条件所限,桂家华担任的是全科医生,他摸索艾滋病犯管理“六大要素”、精神病犯“四同步一训练”、传染病防治“管理五步走”等特殊病犯管理治疗方法,使狱内精神病患者复发率下降80%。
弘扬工匠精神的“铁嘴公诉人”——张绍宏
38年不懈奋斗,楚雄州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张绍宏始终以匠人匠心坚守检察理想。被称为“铁嘴公诉人”的他,多次承办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重特大案件和敏感疑难案件,代表国家出庭公诉有理有据,以办案规范、质量过硬、技艺精湛得到同行一致认可。
从事检察工作以来,张绍宏经办过余起案件,经手过数千册卷宗,参与过上千次审理,他始终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张绍宏担当重任、冲锋在前,直接和参与办理多起重大涉黑涉恶批捕审查起诉案件,带领团队出征各地,圆满完成省委交办的多起重大涉黑涉恶案件办理任务,取得较好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不辱检察使命。
守护天保口岸的国门卫士——梁永恒
说到麻栗坡县公安局船头派出所所长梁永恒,同事和群众都交口称赞,他敢于创新、积极务实,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多次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及嘉奖。
年担任所长后,梁永恒扎根老山热土,一心为民,每年只能与家人团聚两三次,他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挥洒在天保口岸长达公里的边境线上,维护了国家口岸的稳定与安宁。
疫情防控工作中,梁永恒冲锋在前,在辖区各边境界碑附近便道设立防控卡点,为守卡民兵配备警棍、盾牌、警示灯等装备,加大对“三非”人员的排查力度。
浴血拦截毒贩的禁毒英雄——蒋春华
参与办理毒品案件余起,缴获各类毒品.64千克、麻黄碱千克、易制毒化学品80余吨,缴获毒资万元,缴获运毒车辆32辆,打击各类毒品违法犯罪嫌疑人余人……这一组数字背后,是在禁毒战线上8年来,罗平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大队长蒋春华和战友们上百个日夜的战果。
“禁毒工作虽危险,但为了挽救更多的家庭,让更多的人远离毒品,免受其害,我宁愿选择危险,也要除毒务尽。”这是蒋春华的心声。
让群众心服口服的好法官——罗连书
罗连书是洱源县人民法院邓川法庭庭长。今年48岁的罗连书是洱海源头高寒山区彝族村寨里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27年如一日奋战在审判一线,以“案结、事了、人和”的初心,将一件件矛盾纠纷化解在田边地头,成为矛盾纠纷的“化解员”“灭火员”“法治宣传员”“服务群众办事员”。
至今,罗连书审理过的近0起案件中,无一矛盾激化、无一上访缠诉、无一错判超期,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为减少群众诉累,罗连书创新工作思路,在法庭设立诉讼服务中心,在乡镇司法所设立站(室),在村委会设点,形成“法庭就在身边、法官就在身边”的诉讼服务网格,诉讼服务全覆盖。
攻坚克难的“正义守关人”——侯俊
曲靖市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侯俊始终坚守办案一线,啃下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办理各类重大疑难案件余件,出色办理了曲靖近10年来最大武装贩卖、运输毒品案,参与办理曲靖最大黑社会性质组织案,并通过发现命案真凶,深挖严惩案件背后的恶势力。
工作上,侯俊将新时代检察理念落实到具体案件中。在办理“6·18”组织卖淫案过程中,他克服爱人生子需要照顾的困难,放弃休息,全心扑在案子上,一人挑起近百G电子数据的审查工作。
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侯俊不仅发现了“零口供”嫌疑人的犯罪证据和该组织长期在多地组织卖淫的书证,还发现部分组织成员“顶包”扛罪,导致组织领导者长期逍遥法外的线索。他及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目前相关旧案窝案串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边境一线温情执法的“阿玛吉”——李睿中
“阿玛吉”是缅语“大姐”的意思,是对亲近之人的一种尊称。多年来,在腾冲工作和生活的缅籍人员无论年老年少,都亲切地喊腾冲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民警李睿中为“阿玛吉”,“有困难找阿玛吉”也成为他们的共识。
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李睿中积极参与宣传、排查、问询等工作,分别给在腾冲常住的名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居民打电话,了解他们的近期动向和健康状况,宣传如何预防疫情,消除恐慌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其间,李睿中和同事齐心协力帮助余名缅籍人员顺利出境。
她常说:“我愿做一只蜜蜂,让中缅‘胞波’友谊之花更加鲜艳,友谊之果更加香甜。”
“雪域高原”的法治传播者——李金莲
“加强司法保障,防止困难群众因案返贫致贫”……打开90后傈僳族全国人大代表李金莲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作为迪庆州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书记员,在年全国两会上,李金莲提交了多条意见建议,在分组讨论会议上,她积极发言,传递来自基层群众的声音。两会结束后,她将两会的精神带回藏区,成为“雪域高原”的法治传播者。
年,李金莲的普法足迹踏遍藏区最偏远的山村、牧区,成为藏区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
为了更充分地发挥李金莲作为人大代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作用,迪庆州中级人民法院于年4月成立了“金莲调解工作室”,组建速裁快审团队,负责民事纠纷调解工作。
傣乡大地上的“猎诈人”——段永康
段永康是西双版纳州公安局反诈中心负责人,从警17年,他一直从事刑侦和境外情报研判工作,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受嘉奖3次。
年初,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组建反诈中心,业绩突出的段永康被任命为该中心负责人。
在年公安部“5·10”专案行动中,段永康深入虎穴,对境外诈骗窝点开展了累计天的线索侦查,先后与境外组织会谈会晤37次,参与9轮境外集中打击行动,捣毁电信网络诈骗窝点50个,抓获涉诈人员名,查扣资金0余万元,通过拦截劝阻,为群众挽回损失余万元。
在段永康带领下,西双版纳州反诈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破获案件数同比上升9.7倍,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4.2倍,群众财产损失数同比下降8.49%。
35年普法历程的见证者——李学平
李学平是元谋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办主任,从“一五”普法到“七五”普法,李学平一干就是35年,如今57岁的他仍奋战在普法一线。
年是实施“一五”普法规划第一年,刚参加工作的李学平成为一名普法工作队员。由于当时未通公路,各村又分散在不同山头,李学平每次一去就是半个多月,“基本1个月走烂1双鞋。”
“二五”普法期间,李学平已加入司法行政队伍,真正成了一名普法工作者,对普法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三五”普法期间,李学平在元谋县委普法办工作,成为普法工作的组织者。“四五”普法,元谋县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他一头扎进村委会,用1年时间指导村规民约起草等工作。
经过“五五”“六五”“七五”普法,元谋县被命名县级“法治乡镇”2个、“法治单位”4个、“法治学校”4个、“法治企业”2个,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环境。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林舒佳实习生邹文僖摄影报道
责编徐红
校对顾庆华
编审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