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贡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周封面进厂记 [复制链接]

1#
北京那里看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积极组织人员返岗复工和外出务工。2月14日也就是本周一,由云南省人社厅和珠海市人社局合作组织的务工人员免费返岗专列从昆明出发,名来自怒江州的务工人员乘坐专列前往珠海。“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他们在“一站式”返岗复工服务来到珠海后,会有着怎样的机遇,又会遇到哪些挑战呢?

一趟满载希望的专列

年2月14日早上5:45,人来自怒江州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政府安排大巴车把他们送到昆明南站。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他们显得有些疲惫。有带着刚出生的孩子一起的,有父女,其中还有人50多岁了,第一次出远门。

来自珠海企业的负责人和怒江州驻珠海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同行,他们的任务是随时服务和协助这人,应对突发情况。这趟高铁专列的费用由珠海市人社局承担,在发车之前,每个人都领到了一份早餐。

乘坐高铁从昆明到珠海需要近十个小时,相较于以前,路上花费的时间大大缩短。旅途中,为了不让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感到陌生和无聊,列车乘务员准备了表演,也准备了一份小小的惊喜。

列车乘务员:“生日快乐,切蛋糕。”

务工人员:“谢谢了。”

一群面临挑战和机遇的务工者

张小丽今年49岁,兰坪人,这是她第一次去往那么远的地方。

下午6点21分,列车到达珠海站,此时的珠海天色已晚。珠海站外是陌生的街道,怒江州驻珠海的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大巴车已经等候多时,老员工将直接回到企业宿舍,新员工则入住珠海市人社局提供的免费宿舍,张小丽将在免费宿舍住一晚。

人生地不熟的张小丽在工作人员推荐下,选择了一家电子工厂。一大早,张小丽和同行的几个同乡等待企业派来的车,接他们前往工厂。

这是一家外资企业,主要生产数据线、网线、天线,出口国外。张小丽等人分别被分配到插头拼接、包装等岗位工作,张小丽负责做插头拼接。这些岗位工作相对简单,上手快。流水线上的生活是枯燥和辛苦的,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每天需要工作八个小时,重复着一样的动作,不过待遇还不错,每个月至少可以拿到块钱。

从福贡来的余小丰已经在珠海工作三年,每年他都会介绍几个同乡来厂里打工,现在有40多个员工都是他推荐介绍来的。

余小丰:“我和他们说在那里待着也赚不到钱,不如出来一起打工。好多人都是我带着出来的。我也会和他们说工作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带着伤回去,不然家里人看见心里也不舒服。”

余小丰每月收入在元以上,他说:把钱寄回家后,家里的条件和环境都变得不一样了。

余小丰:“带回去给家里,家里有老婆有孩子还有爸妈,现在当然是比以前好的多了,我们家房子也盖了车子也买了。春节回家就和亲戚朋友喝喝酒聊聊天,气氛和之前也不一样。”

一份难能可贵的安心

远离家乡,一份安心是难能可贵的。怒江州驻珠海工作站一共有8名工作人员,他们一直在负责一千多名外出务工人员的大事小事,成为珠海企业和怒江外出务工人员之间的纽带,是同乡最信赖的人。

杨从君是怒江兰坪县驻珠海工作站站长,除了带着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入职,其他生活上的琐事,他也需要负责。

兰坪县驻珠海工作站站长杨从君:“基本就是随叫随到,24小时待机。”

杨从君的妻子也是兰坪县驻珠海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夫妻俩在一起聊得最多的话题还是工作,怎么帮同乡换岗位,怎么帮同乡找到称心如意的企业,他们每天都在为同乡奔波。从怒江务工人员到达珠海那一刻起,杨从君就成为他们的依靠,在这里,大家都说:有事找杨站长。

杨从君和妻子已经有两年没有回过家了,很多务工人员留在珠海过年,他们离不开。杨从君是工作站工作人员的缩影,每个在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在他乡的依靠和力量。远在他乡,来自怒江的他们温暖彼此……

劳动力转移就业让务工群众鼓了钱包、见了世面、涨了知识、变了面貌,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想出、不敢出”的观念正在改变,群众外出务工的意愿也在不断增强。

更多精彩内容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