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7日早晨7点30分,我们驱车来到了福贡县马吉乡马吉米村委会,在与N33号外事界务员经过简单的交流后,由外事界务员、县外事办工作人员组成的巡界工作组整装待发,前往中缅怒江北段N33号界桩。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经过多天的筹备,终于在今天踏上了前往界桩的路程,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希望此次巡界工作顺利完成。
脚踏实地,负重前行
道路崎岖,沟壑丛生,巡界工作步履维艰,但我们依然坚定信念,不断前行,虽然没有“乌蒙磅礴走泥丸,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长征气概,但我们无惧道路的艰难,始终心向界桩。
此次巡界同行的小刘老师感受到了N33号上界道路的艰险,但他看上去依然精神饱满,干劲十足。在途中休息的时候,他还和家人通电话了,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无论走到哪里,最牵挂我们的依然是我们的至亲。小刘老师也在最遥远的上界路上给家人带去了最温暖的问候。福贡段的界桩都坐落在海拔多米的高黎贡山间,巡界一次来回至少3天,外事界务员们经常克服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离的困难,认认真真完成巡界工作。
巡界路上的第一个落脚点,这里有2户人家,外事界务员们和我说这两户人家都签了易地搬迁协议,以后就不用住在这里了。我打心底为他们高兴,也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国以民为本,国家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巡界路上的第一顿午餐
巡界工作十分辛苦,条件尤为艰难,都是深入到人迹罕至的高黎贡山山脉中,在上界途中能够吃上一口热饭是一件乐事,外事界务员们都是带着3至4天的口粮,风餐露宿,渴了就喝口水,累了就席地而坐,一步步将国人的牵挂带到界桩。
扎实的界务维护工作,完善上界基础设施
由福贡县外事办在中缅怒江北段N33号界桩上界道路上实施一个界务维护项目,在危险路段架起了钢架梯,降低了外事界务员们上界时受伤的风险。在中缅怒江福贡段内的上界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给界务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
巡界途中的生产用房
我们在巡界途中偶遇一座生产用房,房屋主人十分好客,给我们提供了茶水和歇脚的地方,还给我们摘了可口的梨子。由于怒江独特的气候、地形条件,在高黎贡山的山脉中物种丰富,蕴藏着许多稀有珍贵物种,可以说是个物种基因库。村民们也会利用好这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山中种植经济作物—草果,由于草果地离家比较远,村民们就会在草果地附近搭建简易的生产用房,方便草果的种植及后期的采集。
安营扎寨—N33号界桩路上的第一个宿营点
我们大概走了7个小时,加之天色渐晚,我们选定了一个平坦的地面,决定在这里宿营。虽然经过长时间的长途跋涉,但我们都顾不上休息,各自分工,有的搭建帐篷,有的拾柴生火,有的去取水,大家都有条不紊的准备着今晚的食宿。在怒江开展巡界工作,野外生存是是必修课,福贡外事界务员们的生存技能十分精湛,保证了巡界工作的顺利开展。
风餐露宿
熊熊的篝火,香甜的米香味,今晚的晚饭快要熟了,大家围着篝火唠唠家常、分享巡界工作经验,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热闹的聊着天,等待着锅中的美食。
向N33号界桩进发的第二天
起床后,大家都忙着准备早餐,不一会大家都喝上了热腾腾的热水,吃上了可口的面条。在巡界工作中,外事界务员们经常风餐露宿,吃得比较简单,只能补充每天基本的能量,在条件极为艰苦的大山中,一碗热腾腾的白米饭都显得弥足珍贵。
继续向N33号界桩进发
早餐过后,我们继续踏上了巡界之路,今天路程比昨天还要艰险,有垂直的爬坡路段,也有陡峭的悬崖,路程十分艰险,我们每走一步路都十分艰难。
美不胜收的美景
今天的路程虽然艰险,但引人入胜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有高耸入云的大树,有被深秋渲染过的枫叶,有涓涓细流的河水,路途中的疲惫全被如痴如醉的美景冲散了。
迷你小木梯和苍天大树
经过1个多小时的艰难徒步,我们进入了原始森林,随处可见直插云霄的大树,还有迷你小木梯,别看木梯很小,但很有作用,每一个艰险的路段都会有这种迷你小木梯,既小巧又方便,为我们上界省了不少力。“以前的上界道路比现在还难走,去年由县外事办实施的界务维护项目极大的方便了我们巡界,昨天我们走的钢架梯、今天的小木梯,还有道路两旁被修剪的树枝都使上界道路平坦了许多”,马吉乡马吉米村的主任罗几堆边走边和我聊着。的确,完善界务基础设施将会有助于巡界工作顺利开展。
巡界路上的小游戏—弹弓比赛
在今天的巡界路上不仅仅只有崎岖不平的山路,还有颇具特色的小游戏。巡界路上的弹弓比赛冲淡了我们的疲惫,大家都在欢声笑语中比赛着,忘却了脚下艰险的路途,忘却了肩上沉甸甸的巡界装备。生活不应该只是平平淡淡得白纸,而是五颜六色的调色盘,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来自海拔多米的高黎贡山山脉中的泉水格外冰凉,十分解渴,经过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我和小刘老师每人喝了2瓶,甘甜可口,冲淡了一身的疲惫。夜晚的山间显得格外安静,一轮明月透过树林照到了帐篷上,使得安静的夜晚显得更寂静了。
到达第二个宿营点
经过5个小时的徒步,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二个宿营点。大家顾不上休息,迅速搭建帐篷。今晚的晚饭很丰盛,有荤有素,大家吃得很开心。在巡界路上,由于行程艰难,保证体力十分重要,所以每天基本的营养必须能够得到保证。
披星戴月,心向界桩
早晨6点,天还没有亮,大家准时起床,吃过早餐以后,大家手持手电筒向界桩进发。因为要走夜路,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但今天就可以见到界桩了,大家都信心十足的踏上了通往界桩的小道。经过4个多小时的徒步,终到达N33号界桩,大家都忙不上休息,及时清除了界桩附近的杂草,采集界桩照片,经过巡察,N33号界桩向我方一侧倾斜。
对于外事界务员来说,巡界工作即是初心,也是使命,要守住初心,扛起责任,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国家才能繁荣昌盛。外事界务员在开展巡界工作的同时,也将会将国家相关民族政策、《云南省边境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到抵边村寨,教育广大抵边村民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提高抵边村民的法律意识、爱国意识。
准备就绪,踏上返程之路
按照计划,此次巡界工作的第三个宿营点在马吉乡马吉米村木克几小组,由于路程十分艰险,大家都全神贯注,一步一个脚印向宿营点走去。路上既有陡峭的悬崖峭壁、深不见底的沟壑、杂草丛生的小道、布满青苔的石板路等,大家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长达14个小时的负重徒步路程,终于到达了最后一个落脚点。11月11日,此行外事巡界工作组皆安全返回,巡界工作任务圆满结束!
编 辑:和建芸少友叶
责 编:何 剑
监 审:张学坤
终 审:杨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