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广州市民*局指导、广州市慈善服务中心和广州市慈善会主编的《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正式出版,系统梳理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总体态势,呈现广州在推进慈善事业现代化转型中的实践与做法,为探索中国特色慈善事业发展提供广州经验。善城广州推出系列文章,本期带来蓝皮书专题报告中关于广州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观察。
1、广州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主要集中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与志愿扶贫三大领域。2、广州慈善组织中参与助学助困的慈善组织相对较多,经济援助与物资支持、心理关怀较为普遍。同时,通过提升教师资源进行教育扶贫,在帮扶者与被帮扶者之间建立直接的对接渠道,将资助关系拓宽为更立体化的成长支持。3、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提供设备援助、技能提升支持等,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服务设施,提高医疗水平。面向贫困人口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公益活动,并对患重特大疾病的贫困人口进行专门救助。4、支持贫困地区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服务,并通过建立平台、发布项目、扩大宣传,拓展了公益救助资源。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脱贫攻坚战,明确到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在此之后,各方力量被充分调动起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扶贫是国家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广州慈善组织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作用非常突出。从参与领域看,涵盖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志愿扶贫等领域。
一、教育扶贫:助学助困、扶贫支教与结对帮扶广泛开展
广州慈善组织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从其自身资源与优势出发,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颇具成效的教育扶贫工作,具体如下。
(一)助学助困:物资支持与经济援助
慈善组织助学助困是指为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与健康发展提供经济援助、物资支持、心理援助、社会关怀等。广州慈善组织中参与助学助困的慈善组织相对较多,经济援助与物资支持、心理关怀较为普遍。
1.针对教学物资、学习环境的资源支持。教学物资老旧、缺乏,学习环境差,极大地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广州市慈善组织通过募集资源、改善环境,进行教育扶贫。
例如,广州市乐善助学促进会成立于年,现已在全国12省80县(市)开展助学活动与项目。乐善助学促进会发起“书桌捐赠项目”,年共筹款.1元,捐赠金额元,捐赠书桌套、讲台张,覆盖广东、江西、湖南、广西四省(区)11个县市63所学校,直接受惠人数人。年,乐善助学促进会在广益联募平台发起了“一人一书桌项目”,通过该项目为贫困农村小学更换残旧书桌,以改善学习环境。
社区妈妈与社区孩子们图片来源:千禾社区基金会
广州市长鹿六脉慈善基金会与广东省丹姿慈善基金会投入10万元支持云浮12所学校配备直饮水机设备,解决师生安全饮水问题。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既为省外学校征集物资,也针对性地改善省内贫困学子面临的困境。该机构为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的小学筹集书籍及桌椅等教学用具;通过“筑梦书房”项目进行家居学习环境改造,解决广州市内贫困家庭儿童学习环境差的问题。
2.针对特定对象的学习经费支持。针对特定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的直接经济援助需求,广州慈善组织做了大量工作。
例如,广州市乐善助学促进会截至年10月10日资助贫困学生名,资助款超过万元。广州社联困境儿童关爱中心曾联合广州市古玩行业商会、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主办“扶贫行善、相伴童行”,通过拍卖会的形式为贫困儿童筹集助学资源。广州市春芽公益基金会设立了“扶贫助学”专项基金用于资助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怒江州福贡县贫困学生,定期资助其生活费,致力减少贫困家庭孩子失学辍学与因学致贫、因学返贫的现象。
(二)支教助教:注重教师资源改善
贫困地区的教学资源缺乏,也体现在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资源缺乏。广州慈善组织通过提升教师资源进行教育扶贫。
第一,通过组织大学生、退休教师、社会人士到贫困地区开展支教,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援助。例如,广州市苗圃行动公益基金会开展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有序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贫困地区乡村小学支教,并对支教志愿者提供培训、食宿、交通等费用,成功举办了扶贫支教夏令营。
第二,通过教师培训项目,提升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的能力。例如广州市暨海慈善基金会举办“暨海·青冰计划”为省内以及江西、贵州、四川等省小学老师开展乡村教师培训项目,为乡村教师募捐培训教材,助力乡村教师成长。
(三)结对帮扶:提供个性化成长支持
贫困学童需要的成长支持,并不仅限于学习环境和生活费用。通过在帮扶者与被帮扶者之间建立直接的对接渠道,结对帮扶,可以将资助关系拓宽为更立体化的成长支持。广州慈善组织探索结对帮扶形式在教育扶贫中运用,准确掌握贫困学生的真实需求,使得帮扶目标更准确、具体,形式灵活多样,社会资源更有效对接教育需求。例如,广州市仁信慈善基金会帮扶紫阳县城关镇贫困家庭儿童;广州市苗圃行动公益基金会的“送爱暖童心”活动,帮扶云南省鲁甸县高寒山区的贫困小学生。
二、健康扶贫:区域、人群、个体等介入方式各有侧重
(一)改善医疗条件:设备援助与医护能力建设
广州慈善组织在健康扶贫工作中提供设备援助、技能提升支持等,帮助贫困地区改善服务设施,提高医疗水平。例如,广州市同心圆慈善促进会设立的“普爱同心专项基金”为贵州大方县捐赠医疗物资,支持贫困地区乡村医生技能提升、医疗设备改善、医疗机构建设等。广东省南山教育发展基金会通过广益联募平台发起筹款项目,积极开展医护人员的能力建设培训,并向*疏附县募集结核病感染防控医疗器械及设备等,以提升医疗水平、改善服务设施。
钟南山基金会理事长周荣组织华银医学检验、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科研人员应邀赴*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图片来源:广东省钟南山医学基金会(二)开展疾病预防:贫困人口疾病预防、检查
广州慈善组织面向贫困人口开展义诊、免费体检等公益活动,参与到儿童健康、妇女健康、老人健康等健康项目之中。例如,广州市春芽公益基金会的“仁医惠民·爱在羊城”项目为特困老人开展体检活动,关爱老人健康;广州市婷美小屋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肇庆市妇联合作,在肇庆市高要区面向女童发放“健康成长包”,关爱贫困女童、留守女童健康。
(三)建立救助渠道:贫困人口重特大疾病专项基金
广州慈善组织也对患重特大疾病的贫困人口进行专门救助。例如,年广州市慈善会医院联合发起成立广州市慈善会“省二医公益慈善基金”,资助在省二医住院治疗的重疾困难个人及家庭。此外,与广州医院联合成立“贫困重症孕产妇及重症新生儿救治基金”,用于救治贫困重症孕产妇及重症新生儿。广州市伟博儿童福利基医院年开展了“大爱救心”项目合作,联合救助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三、志愿扶贫:公众参与、专业贡献各有所长
(一)提倡志愿文化,开展爱心活动
广州慈善组织支持贫困地区培育、发展志愿服务组织,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到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志愿服务。例如,广州市乐善助学促进会动员佛山、四会、肇庆、信宜等地志愿者参与信宜的助学访查活动,确认资助对象。广州市婷美小屋公益基金会和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联合组织的46名志愿者赴化州开展探访贫困学生的志愿活动,关心、支持贫困学生的成长。
(二)动员专业力量,提供深度服务
广州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工作机构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心理疏导、社会支持、能力提升等基于服务对象需求的多元化专业服务。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是行之有效的国际经验。挖掘居民深度需求、加速新技术的推广、促进社区凝聚力的形成,都有社会工作的用武之地。
社会工作者通过发掘当地社会资源、组织相关活动、提供社会服务,可以改变困难群体、脆弱群体被边缘化的状态,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诸多社工机构通过实施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之中,在城乡互助、助老助贫、社会支持、儿童援助等方面提供专业服务。
(三)拓宽资源平台,进行精准帮扶
广州慈善组织通过建立平台、发布项目、扩大宣传,拓展了公益救助资源。例如,广州市慈善会的“微心愿·善暖万家”项目为广州市的老人、儿童、残疾、病患等困难家庭开展以“微心愿(价值元至元日常用品)”的满足为目标的关爱活动,基于贫困人士的需求,广泛筹集社会资源,并在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期间通过慰问的形式将物品发放给贫困人士。
广州市慈善会志愿者送微心愿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四、其他扶贫:基于需求的多元化项目设计
(一)运用先进发展理念,助力乡村振兴
贫困地区的发展观念制约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到脱贫攻坚的持续性。广州社会组织参与贫困地区乡村振兴,通过保护和修复生态参与乡村建设,实现脱贫目标。例如,广州市天河区启智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开展了完善基础建设、修复乡村文化、创建清洁乡村、规划乡村产业等援助工作。广州市海珠区慈善会项目支持梅州地区相对贫困村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与人居环境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二)孵化本地社会组织,形成长效机制
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需依赖于贫困地区*府部门、社会组织自身能力的提升。广州慈善组织发挥资源优势、平台优势与人才优势,开展能力建设与“社会组织孵化”工作,培育本地参与力量,形成巩固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例如,广州市苗圃行动公益基金会的儿童之家资助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的永善苗圃公益服务中心运作费以及活动费,具体包括当地孤困儿童的衣食住行学等费用以及护理特殊孩童产生的人工费等费用。广州市慈善会对口帮扶黔南州毕节市开展了民*部门服务能力建设培训班。
资料来源:《广州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报告()》中专题报告《广州慈善力量参与脱贫攻坚观察报告》
作者:王海洋
整理:蓝雨
排版:吴穷尽
往期推荐
●陪伴、义捐、直播、献血……广州春节“慈善”年味浓●跨越两千年的广府慈善文化丨《广州慈善文化拼图》●患大病可申请救助金!40多份慈善救助赶紧mark起来!丨世界癌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