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华熊羽鲁水泉尹国莉)怒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他们是怒江和澜沧江两岸的古老民族,其族名来源就与其民族居住在怒江两岸有关。在我州,怒族群众主要生活在福贡县、贡山县以及兰坪县兔峨乡一带,总人口2.9万人。时光荏苒,岁月变迁,转眼,时间来到了21世纪,这些怒江的原住民们,生活得怎么样?今天,我们的走基层记者来到了全国唯一的怒族乡福贡县匹河怒族乡。
位于怒江东岸的普洛村隶属于福贡县匹河怒族乡,距离乡*府所在地9.1公里,下辖达科、腊块腰等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户,人,是一个以怒族人口为主的典型怒族村寨。全村国土面积45.9平方公里,海拔米,年平均气温11.8摄氏度,适应种植玉米等农作物。
阳光下的普洛村,掩映在果树林中,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水泥路纵贯村落,独具怒族风情的民居散落其间,古朴与现代的结合,让这个怒族村寨显得静谧而美好。
近些年,村里修通了公路,有了自来水、有了电视,生活越来越便利了。村民们的发展,也就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的耕作,大家想方设法,种起了核桃、中药材,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经济林木。
普洛村*支部书记杨四益告诉我们,除了种植业结构调整,随着与外界接触的增多,村民们也逐步改变了过去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模式,开始大力发展养殖业,村里还办起了种养殖合作社,每年向外销售的大小牲畜都达到数百头以上。
对于这个怒族村寨的明天,这个从远古的昨天一路走来的民族,始终充满着希望。正如他们的祖辈与自然的博弈从未停止过,他们也会一如既往地继续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变历史,谱写属于自己民族的时代新篇。
匹河怒族乡乡长桑永华:“匹河是全国唯一的怒族乡,全乡人中,目前还有贫困人口人,按照十八大提出的要求,使全乡人民群众与全国一同进入小康,在今后的五年,我乡要认真落实好县委*府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怒江州整州推进这一契机,立足实际,坚持生态立乡、文旅活乡、交通促乡、特色富乡、和谐兴乡的发展思路,打好全乡的扶贫攻坚大会战,着重要抓好民生改善工程、基础设施工程、产业发展工程、生态建设、阵地基础工程等六大工程,凝心聚力,建设活力匹河、富裕匹河、魅力匹河、和谐匹河、幸福匹河,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手札:对于普洛村的怒族同胞来说,他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通村公路修到了家门口,漂亮的房屋、清冽的自来水、各种家用电器样样齐备。除了传统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耕作外,家家户户种起了核桃、漆树、中药材等经济林木,还发展起了养殖业,过着诗情画意般的田园生活。而生活在江对面架究村的同胞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不通公路,生产生活极为困难。深居大山里的他们目前生活状况又会是怎样呢?请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