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城最好的地段上建新房,在春意盎然的日子里迁新居。
3月5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在县城下娃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举行集中搬迁入住仪式,来自全县六乡一镇的户搬迁群众分别搬入城区下娃底、福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房。从乡村到城市,住上新房子,搬迁群众的新生活在这里启程、好日子由此“快进”。
尽全力开心搬进来
鼓乐齐鸣,裙摆飞扬。下午2点,伴随着文艺汇演的开场,一辆辆载着搬迁群众的车辆缓缓驶入仪式现场,他们在下娃底安置点前翘首以待拿到钥匙入住新房。
入住仪式简单而热烈。福贡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雪涛表示,全县集聚各方的力量,克服一切困难,为贫困群众建起了福贡最好最美的房子,全力解决群众居住环境差、就医就学不方便、发展就业难、经济发展慢等实际问题。
福贡县城福兴、下娃底安置点属于县城城区安置点,建筑面积.42平方米,建设安置房4栋套,于年10月开工建设,年初建设完成,共安置全县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户。
由于当天入住户数较多,福贡县组建了多名由各级帮扶责任人、爱心人士组成的暖心团,开展一对一、点对点的暖心帮扶工作,帮助搬迁户顺利入住。
搬运行李、信息登记、领取钥匙、领生活用品,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带领和帮助下,马吉乡木加甲村的搬迁户普见页很快完成了搬迁入住的手续。拿着钥匙,他走进了在下娃底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新房。
“之前家在木加甲村的固友毕小组,至今未通公路,从村委会到家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现在好了,搬迁进来,交通方便,县城的房子太好了。”普见页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工作队员们和普见页的帮扶责任人罗杰峰也一起到了新房。他们和普见页一起打扫房内的卫生,并教他使用配发的家用电器。
一切收拾完毕,普见页和他的女儿一起开心地把“福”字全部贴在玻璃窗上。
“孩子们最喜欢这边的房子了,感谢国家的好*策。”架科底乡阿打村的搬迁户言楞局抽签分到的新房是在福兴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房子在6楼,下午的阳光照进客厅,暖意融融。
从原来的石头房到现在6人户的楼房,言楞局家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圆了他们住上新房的梦。言楞局带着孩子们来领钥匙入住,打算房子收拾好后把妻子也接来住。
“以后住下来想让孩子们来县城上学。”言楞局说。
记者离开言楞局家时,他还在忙着和帮扶责任人余发银一起规划今后家具如何摆放。
户人家各有各的贫困和故事,由于脱贫攻坚、易地搬迁工作,让他们在摆脱贫困的家庭变迁中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聚合力安心住下来
从农村到城市,群众离开故土,做到既要搬得出、更要稳得住、能致富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服务搬迁群众,解决好搬迁后的后顾之忧,福贡县成立一支由13名机关干部组成的管委会,并组建了一支24人的社区工作队伍,管委会和社区工作队协调配合、通力合作,服务好搬迁群众,解决好群众的困难和诉求。
福贡县上帕镇*委书记、县城安置点管委会主任张奇武介绍,安置点将以社区为主体,以楼栋为基础,以家庭为单元,尽快建立形成上下贯通的网格化便民服务体系。尽最大努力保障好搬迁群众的就业、就学、就医等方面问题。同时,与相关部门,不定期组织大家开展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不断增进邻里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帮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到县城的大家庭里来。
在解决家庭持续收入方面,福贡县搞好就业生产,利用安置点的扶贫车间和县城劳动就业资源,就近、就便帮助大家做好务工培训、务工介绍等方面的工作。
聚合力解决搬迁群众的困难。在入住仪式现场,还设立了临时救助金现场发放点、劳务输出招聘点、生态扶贫合作社社员招聘点和小额信贷登记处等服务点。搬迁群众可领取人均元的临时救助金用于购买生活用品,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就业、创业。
在生态扶贫合作社社员招聘点前,马吉宏华、石月亮众利、鹿马登贵华、架科底众联等来自全县各乡镇的生态扶贫合作社前来招聘社员。搬迁群众纷纷驻足询问,截至目前有47名搬迁户报名。另外,劳务输出、就业招聘会一直开展。
千年跨越,圆了安居梦。搬迁只是第一步,*府帮、群众自力更生积极干,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