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县委常委、副县长赵文乐,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珠海(怒江)我能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一行分别到匹河怒族乡指挥田、托坪及知子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扶贫车间,为员工发放了棒球加工的首笔工资。
发放仪式上,赵文乐充分肯定了车间员工在努力学习棒球加工技术中所取得的成绩,并鼓励大家,要靠自己的积极学习、辛勤劳动、努力工作、互帮互助,尽快实现早日脱贫,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的美好新生活。
据了解,此次珠海(怒江)我能商贸发展有限公司共为三个扶贫车间的名员工,发放工资及奖励金元。为切实提高劳务协作的组织化程度,公司还建立了精准对接机制,每个扶贫车间都配备专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时跟进掌握入职工人劳动力状况,现今车间里的棒球缝制技术合格率已基本达到80%左右。每人每天培训补助工资30元,其余按计件工资,每逢一粒棒球按1块3角钱计件。车间的员工们手里拿着刚刚发放的工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知子罗易地搬迁安置点棒球加工员工玖志梅:“今天我们很开心,因为今天我们领到了棒球加工的第一笔工资。感谢党和国家的扶贫好政策,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以后我会好好的干,争取早日脱贫。”
为推进精准脱贫,解决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福贡县委、县政府与珠海(怒江)我能商贸发展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制定“鼓励政策”,把扶贫车间建在搬迁安置点里,让贫困对象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做到“离土不离乡”,实现了照顾家庭、干农活与上班挣钱的“三不误”。大大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给贫困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群众脱贫叩开了另一扇大门。
指挥田易地搬迁安置点棒球加工员工吴林学:“以前我是建筑工人,但长期的劳累,身体也出现了不适,不能再出去外面打工。现在家下面有了扶贫车间,我就可以就近打工。平均每天可以做十多个棒球,现在只做了十二天,就有了多元的收入。下一步我也会继续提高手艺,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产量,增加收入。”